近年来,赣州市武陵小学通过“党徽闪耀 点石成金”的党建品牌引领,构建“三个课堂”“三环路径”“三大活动”的党建工作“三个三”模式,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领学校加快高质量发展。
开设“三个课堂”,开拓学思践悟“新境界”
打造“三个课堂”。该校把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定为“固定课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坚持常态化召开,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用活党建信息化手段开设“掌上课堂”,通过手机推送学习内容,借助学习强国、强国通平台开展学习讨论交流,让党员教师能最及时、最快捷学习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实“实践课堂”,该校党员教师除了参加“红动星期六”志愿服务外,还积极参与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星级示范班创建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三个课堂”的综合运用,使党员教师最大限度地解决政治理论学习碎片化的问题,同时让党员教师紧密联系群众,通过学习和实践结合,有效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志愿报名中,党员教师们争先恐后、踊跃报名。
铺设“三环路径”,跑出师资提升“加速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拥有一批好老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该校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实施教师“双培养”机制,铺设“三环路径”,为教师成长构建立体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点石成金”教学技艺的闪光教师。
铺设“外环路径”,助力新教师入格。对新教师实施“四个一”培养,即“拜一位名师、上一节好课、带一个好班、打一个好样”,帮助新教师树立教育理想,巩固教学基本功;铺设“中环路径”,促进青年教师升格。把能力强、业务精、素质硬的青年骨干教师组织起来,成立赣州市武陵小学闪光导师团,让他们在导师团中发挥作示范、带队伍、勇攻坚的作用,通过青蓝师徒结对、“彩石杯”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方式,实现对青年教师的升级培养;铺设“内环路径”,锻造教学名师的教学风格。组织在学科教学领域有一定造诣和影响力的名师组建党员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名师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建设的途径,外派名师参加高端学术活动,与名校、高校开展结对共建互助,促进名师成长进入“高速路”,让教师队伍中的“极少数”的名师在学校带动一校,辐射一片,影响一方。
通过“三环路径”的培养,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积极向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同时把一批党员教师培养成了教学业务骨干。近两年来,在省市区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中,共有五十余人次获奖,有5人成为了市区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该校校长刘才军被市教育局聘为全市第四批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开展“三大活动”,激活学生全面发展的“强动力”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校采取党建带队建的工作思路,创新育人方式,开展“五红”培根铸魂、“五节”全面育人、“五章”创新评价等三大活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促进五育并举,培育出了一批有坚定理想信念、能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深入开展“五红”培根铸魂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校园,实现红色教材班班学,红色歌曲天天唱,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活动月月有等,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育人目标,学校每年隆重开展五大特色节日:读书节、丰收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通过节日的开展,促进“五育并举”的落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五章创新评价活动”通过设立基础章和特色章的红领巾奖章争章体系,促成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红领巾奖章”评价激励体系,有力增强了少先队员光荣感、使命感。
通过“三大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了“绳、棋、舞、灵、画”共五门特色课程,该校学生花样跳绳队在全国家庭跳绳比赛中获第二名,拍舞社团参加省锦标赛获铜牌,足球队在全区足球联赛中获亚军,教学质量跨越式发展,近两年共有二百多人次的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奖。
该校通过党建品牌建设引领,有力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和称赞。学校党支部先后获评“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文明校园先进创建学校”“赣州市文明校园”“赣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赣州市党建示范学校”“赣州市文明校园示范阵地”“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