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打开赣州蓉江新区这五年的城市卷轴,交通是这幅画卷中不可缺少的底色。一条条城市道路在新区展开,一条条农村公路连接家家户户,五年来,新区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民出行有了飞跃式发展。
“车辆增多了,道路更宽了,城市更美了,交通秩序更文明规范了……”聊起这些年的交通变化,高校园区管理处虎形村80后居民徐琴有感而发。她家住在高校旁边拆迁安置的自建房小区,家门口进出的主要道路仅有原105国道,那时载重货车、重型卡车经常让交通拥堵不堪,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105国道实现改道,重新修建的四车道柏油道路让交通变得畅通无阻。“原先,小区周边的道路又窄又坑洼,灰尘也大,都怕出门,仅仅三五年时间,新时代大道、武陵大道,一条条道路的延伸和拓展,交通已变得四通八达,道路平坦而通畅,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很方便,幸福感油然而生。”徐琴开心地说。
去年12月份,赣深高铁的开通,让徐琴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爱人和公公婆婆都在深圳,我带着孩子从赣州去趟深圳就要七个多小时,一家人几个月才能团聚一次,现在坐动车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深圳,我们一家人现在常常能在一起过周末了,弥补了亲情的不足。”现在家门口的蓉江三路快速路也快建成通车了,将实现赣州蓉江新区、赣州经开区南北向联系,极大方便市民出入赣州西高铁站及黄金机场。蓉江三路快速路通车后,我们去赣州西高铁站又更快了,武陵大道快速路、赣南大道快速路也正在建设中,家门口的路网越来越发达,交通越来越便捷,我为生活在这座城市而自豪。”徐琴由衷地说。
秋风飒爽,行走在蓉江新区各村庄,一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蜿蜒在山水田园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样和谐的乡村美景场景,在三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哦!”说起农村交通的变化,龙井村村民陈小平深有感触。龙井村距离圩镇有十公里远,前些年交通闭塞,陈小平早早就从村里出来,在城里开餐馆养家糊口。“以前去市区都是走村道小路,不仅颠簸,而且绕路,现在经新建成的大路前往市区,非常安全、便捷,能节省好几十分钟呢。”
而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一环三纵”12米宽农村主干道路的建成,畅通了横跨京九线的通道,大车进不去、土特产运不出等制约村庄发展的难题得到解决。自来水管、电缆、天然气管道随道路建设同步铺设进农村,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们龙井村山清水秀,很适合发展乡村旅游,近几年,交通便利后,有很多城里人来我们这里游玩,有几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今年我看准商机,也回到村里开了一家乡村私房菜,让过往游客体验地道的农家菜。”陈小平说,现在餐馆生意还不错,他又添置了一批自行车,开发了游步道骑行项目。“得益于便捷的交通路网,加上区里正在推动文旅产业,游客自然会越来越多,下一步,我打算再开发农耕体验、采摘瓜果等项目,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带领更多的乡亲奔小康。”
城乡道路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变的不仅仅是群众的出行、运输问题,也让农村的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今,新区农村硬化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能,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
如今,蓉江新区一条条道路从无到有、从线到网,智慧交通绿色畅达,不断提高着群众出行满意度,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