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赣州蓉江新区:用力用心办好惠民利民实事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赣州蓉江新区实实在在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查堵点、破难题,摸清社情民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了一批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察实情、出实招,在破难解题上下功夫。潭口镇代卫村由于无河流经过,农田灌溉水源匮乏。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代卫村村干部深入走访村民,了解农田灌溉情况,主动采取行动,通过山塘清淤和修建水圳等方式,有效解决农田“喝水难”,确保了粮食生产,代卫村复垦复耕了100多亩土地。此外,代卫村村委会利用冬季休耕期,在蔗棚下小组新建了一条长度为400米的水渠,并对老山背组的200米水渠进行了维修和新建工作。村干部带领志愿者清除杂草并疏通水渠,以确保明年的粮食生产更加顺利,并保障粮食丰收。

办实事、解民忧,在保障民生上下功夫。在和谐大道桥下高陂河路段,这里是幼儿园、小学生及家长接送上下学必经之路。然而,在雨天行车时,路面容易打滑,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向村委会反映了这个问题。潭东镇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向上级各部门争取资金,并成功地安装了防护栏项目。此次新增的护栏共投入5.6万元,惠及1800名村民,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乡村道路事故的发生。这道防护栏为村民出行筑起了一道“保护墙”,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基层、听民声、在回应群众关切上下功夫。“今年入秋以来的降水明显比往年减少了很多,我们就担心这种的几百亩油菜地产量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潭东镇高校园区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戴永强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种植户沟通交流时,箩渡村村民郭春荣对戴永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乡村振兴办迅速展开实地考察,对农田周边地形和水利条件进行调研。他们决定采取抗旱机钻井抽水的方式来解决水源问题,在勘探确定井位后,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深度达20米的抗旱井建设。这一措施成功解决了周边400余亩油菜等农作物冬季用水的难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赣州蓉江新区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符合群众需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施自强 钟万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