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很多喜事又赶上了“大日子”,特别是结婚新人、新居乔迁即将迎来高峰。近日,高校园区管理处新路村依托红白理事会,邀请村里老教师、老党员及本家高龄长辈等具有威望的老村民代表聚在一起,开了一次“减少红包 存住腰包”红事简办动员会,鼓励红事简办,严格禁止高彩礼、大操大办,扼杀互相攀比之风,让文明节俭操办红事、反对铺张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之风吹进家家户户。
一直以来,高校园区管理处从宣传引导、树立典型、丰富活动等层面不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焕发新面貌。
用好村民自治“发力点”,文明乡风凝共识。
李裕昌是新路村村民,在村里拆迁,返迁安置时分得温馨家园小区120平米户型的新房,如今,新房已经装修通风完毕,赶上了2023年春节,原计划在村里大办乔迁喜宴,宴请亲朋和广大村民,后经过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做思想工作,决定将大喜宴改成小家宴,在新家和亲人吃个温馨家宴,以庆祝乔迁之喜。“以前大家都有新房过伙时大请吃席的习惯,人情往来、红包礼金之类确实劳神伤财,这次干部来做工作我也是听进去了,一家人吃个家宴,叫上几个亲朋好友就够温馨热闹了。”李裕昌有点腼腆地说道。不光是新路村,高校园区管理处辖区各村都积极发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长辈、老党员、老教师、老退役军人等人员成为红白理事会成员,发挥他们有威望、人缘广、有见地的优势,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宣传教育座谈,上门劝导指导村民家里红白事,使文明乡风成为广大村民的新共识。
找准典型示范“动力点”,文明乡风树标杆。
找准典型示范“动力点”,文明乡风树标杆。阳光金色春城社区居民李泽华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主动照顾社区孤寡老人;坝上村村民刘仰山身残志坚,在奋发致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帮助村里困难家庭;箩渡村村民郭义发坚持自愿献血,多年来的献血量合计足以为一百余人带来生命的希望......在高校园区管理处辖区,一位位“身边好人”的事迹众口相传,发挥着好榜样、带好头的积极作用。近年来,高校园区管理处积极挖掘弘扬宣传优秀家风家训典型,大力宣传婚俗文化、家规家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事迹,常态化开展道德评议会和赣南新妇女运动,公开道德红黑榜、清洁家庭榜、文明家庭榜,充分发挥能评能议的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
找准文化活动“助力点”,文明乡风气象新。
找准文化活动“助力点”,文明乡风气象新。“高价彩礼咱不要,金钱难买好姻缘”,一首由当塘村青松岭艺术团自编自演的移风易俗顺口溜在村民中广为传唱,为了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高校园区管理处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讲会的同时,利用“文艺+宣讲”的形式,将移风易俗新理念融入到歌舞、快板、朗诵等文艺作品中,向村民们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同时创新“宣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和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浓浓端午情”“擂茶话文明”“光盘行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丰富了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又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
下一步,高校园区管理处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继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贴近群众,发动群众,让时代新风、文明乡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