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 抓落实 勇争先】杨成:守护务工者权益的“六边形战士”

今年,当杨成再次来到潭口镇鞋面厂,来自四川的老板热情地招待着杨成,对他连声感谢:“小杨,多亏了你,帮我调解好了和员工的薪资矛盾,我才能渡过难关,我这十几年的厂才能继续办下去啊!”

杨成是区综合执法大队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人员,自2018年7月于我区工作至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共办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160余起,为涉及350多名农民工追讨回工资400余万元,参与调解经济补偿、工伤赔偿等各类劳资争议案件纠纷80余起,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但杨成刚来之初的调解仲裁之路并不好走。大学学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这个需要全面了解有关劳动法律知识的工作中,杨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门外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规上千条,条条要熟记于心。为了做好本职工作,杨成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每次省市培训杨成都参加,下班后、周末里常常可见他努力学习的身影,几本法规汇编也被他翻烂了。

“但这种靠记性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是最难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运用法律法规。”杨成说,“法律是这样规定的,但在不同情境下,要结合具体的情形背景来应用。”为此,杨成主动向前辈请教,在网上查阅借鉴相关案例,同时积极参加区里的仲裁调解案,逐步成为了单位仲裁岗的“能手”和调处欠薪纠纷的“骨干”。

杨成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对于涉及农民工的问题,一定要尽心尽力处理,不能有能帮则帮的心态。”区综合执法大队刘耀玲评价杨成为“六边形战士”,在她看来,杨成总是能耐心地听完群众的需求,“不论老表的情绪多么激动,他总有自己的法子让他们静下心来沟通。”

此前,30余名工人与赣州某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发生劳资纠纷,其中还涉及拖欠脱贫户工资。在多次调解和警告后,该公司仍未支付员工工资,多名工人再次来到服务大厅反映情况,现场工人情绪激动、言辞激烈,杨成用温和的语气安抚好工人的情绪后,再次召集老板与工人坐下来进行调解。整件事中,杨成亲力亲为,积极对接区内司法部门,持续关注工人工资到位情况,直到工人被拖欠的工资已通过司法救助的方式全部发放到位。事后,工人代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保障劳动权益 维护公民利益”,他们紧紧握住杨成的手说道:“感谢你为农民工作主!”

如今,杨成买了一套考法律职业资格证的学习资料,他说:“现在越来越要求调解仲裁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作为一个调解仲裁员,我需要不断督促自己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保持公道正派,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邱蛟龙、区综合执法大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