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蓉江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上下功夫,让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用实际行动书写出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2024年上半年,赣州蓉江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97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完成3.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7.5%;建成完工夏兰路等6条道路,交付飞扬大道人行天桥、颐养中心项目等民生项目;分配返迁安置房3批次、177户、268套、29500余平方米;春季学期蓉江新区第八保育院顺利开园,新增园位540个,潭东镇龙井小学附属班改造完成,新增学位60个……一连串数据的背后,传递的是区党工委、管委会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的恒心与魄力。
一老一小 绘就温暖民生底色
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赣州蓉江新区高度重视“一老一小”群体,积极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努力构建一个“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生活圈。
2月27日,赣州蓉江新区第八保育院正式开园,走进保育院,园区配套建设有幼儿活动室、图书室、音乐室、家长座谈室等教育教学功能用房,办园条件优越。第八保育院是蓉江新区首个商用住房小区配套幼儿园,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投入使用后,可开设托班、幼儿班18个,新增园位540个,将有效缓解周边学位紧张问题,对补齐蓉江新区教育短板、提高民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芹菜炒牛肉......近日,赣州蓉江新区狮子岭社区“幸福食堂”正式开业,100余名老年人笑盈盈地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为解决社区孤寡、留守、空巢等老年人和周边居民“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潭东镇高校园工作组在狮子岭社区建设了“幸福食堂”,用“一餐饭”的暖心,让老年人乐享幸福晚年。在“幸福食堂”的隔壁,福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于上半年投入使用,将承担周边近2万名的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织密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据了解,赣州蓉江新区积极探索“政府+医学院校”合作办医及社区养老新模式,通过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化养老食堂等,构成一体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保健服务圈。
多措并举 促进群众稳定就业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从乡村到城市,从新入职到换岗位……蓉江新区的就业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6月19日,赣州蓉江新区邀请21家企业到“十四五”乡村振兴省级重点帮扶村潭口镇江坝村开展“送岗”入村专场招聘会,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我来这里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待遇还差不多,我想过两天等拿到毕业证后就前往企业应聘。”求职者廖女士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送岗”进村架起了企业与村民之间的“桥梁”,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7月19日,赣州蓉江新区开办了第五期保育员技能培训班,吸引了45名脱贫户、农村转移就业者和城镇失业人员参加,完成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资格证书,并有推荐就业的机会。今年上半年,区党群工作部组织了多样化的培训课程,累计培训1900人次,涵盖电子商务师、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美容师等多个工种,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就业渠道与机会。
“我家就在附近,很多同事都是本地人,大家交流起来很亲切,这个岗位的工资待遇等条件都很满意。”前不久,潭口镇居民钟芳红通过潭口镇就业之家成功入职赣州市格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文员岗位。潭口镇就业之家于2024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业务办理和休息等服务。“5+2就业之家”是江西省推进的公共就业服务项目,赣州蓉江新区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灵活高效、优化服务”的原则建设了覆盖区、镇、村三级的服务体系,构建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了本地就业市场的发展。
民生“小”事 办成百姓“幸福大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筑水渠、消防设施改造、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遮阳棚……上半年,赣州蓉江新区扎实推进提高民生品质行动,民生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实施了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改造工程,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盛夏时节,潭口镇石禾村马头一组工人们在烈日下忙于铺装水渠模板,准备灌注水泥,这条全长近500米的水渠将惠及约100亩农田。受地理位置影响,该村常年缺水,村民们只能靠水塘灌溉,村民罗明华回忆,因田地在末尾处,以往需熬夜等待放水,导致部分土地撂荒、依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如今水渠开建,“修好了水渠种田就方便了,不用那么辛苦了。”她正筹划着将撂荒的农田重新翻耕种上水稻。
“小区消防改造完工后,让我们有了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高坪小区是一个建成10余年的返迁安置小区,原有消防系统已瘫痪。潭东镇在接到居民诉求后,主动对接区级部门,聘请专家进行勘察,并召开方案研讨会,推动消防改造项目实施。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工程于5月顺利完工,升级的消防系统大幅提高了小区的消防安全系数,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初,阳光和谐家园社区施工声不断,工人们正在电动车停放区域安装充电桩和遮阳棚。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加,小区原有停车棚已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停车难、充电难”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社区多次组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并与房管所、物业公司合作,进行实地勘察,最终决定在居民楼下的空余位置新建1000米长的电动车棚,提供1800多个充电位。居民黄式焜表示,新安装的车棚解决了充电安全问题,避免了日晒雨淋,极大地方便了居民。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赣州蓉江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积极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幸福蓉江的民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