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赣州蓉江新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深入一线,在家长里短、只言片语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掏心窝、敞心扉,寻痛点、找堵点,将闲置荒地改造提升为造福群众的“宝地”,通过办好民生“微实事”,推动主题教育入心见行。
荒地变“暖心车位”
“我们这栋楼的电动车终于有了温暖的‘家’了,再也不怕风吹日晒了……”日前,潭东镇高坑村高坪小区居民为家门口改建的停车位和停车棚纷纷点赞。
在主题教育开展中,潭东镇高坑村“两委”坚持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呼声。村干部在走访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时发现,高坪小区存在“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每逢雨天,电瓶车无处停放,挤在楼道内充电,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坑村“两委”决定将小区围墙旁边未硬化的空地、空坪改建成停车位和停车棚。
据了解,该围墙旁的空地在未进行硬化处理前,已逐渐长满杂草,影响小区环境卫生。如今,高坑村“两委”将这片空地硬化改建成车位和停车棚后,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的停车和充电难题。目前,该小区共硬化停车坪900余平方米,新增非机动车位60余个,机动车位50余个。
空地变“健身广场”
“这里以前是块空地,没硬化,长满了杂草。现在村里把它硬化成了广场,还有篮球场、健身设施和休息区,大人小孩都喜欢来这里。”村民曾广和介绍道,在潭东镇宋塘村,昔日的闲置空地,如今华丽转身为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热闹地”。
潭东镇宋塘村“两委”通过深入村组调研,了解到官仓子片区的几个村小组缺乏文化广场和休闲设施。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果断决策,将这片闲置空地改造为总面积约为700余平方米的健身广场。随着休闲健身广场的落成,不仅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所,还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架空层变“休闲中心”
恰值雨天,阳光·金色春城的架空层下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两位球友在乒乓球台上“切磋球艺”。球台旁边是新增设的休闲座椅,群众安坐在椅子上,一边闲聊,不时被精彩的球赛所吸引。“自从有了这些休闲娱乐设施以后,大家每天都来这里锻炼、娱乐,心情愉快,身体都更好了,大家都很高兴。”该小区居民何毅开心地说道。
阳光·金色春城小区作为江西省最大的保障性住房之一,现有常住人口1.3万余人。10月份,阳光·金色春城社区通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居民群众走访,收集到居民希望在架空层、广场等人流量多的地方增设一些座椅的需求,社区党支部及时组织房管站、物业召开了三方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对架空层增设座椅事宜,通过前期的摸底统计,现在已经对小区的33个架空层和东西区广场共增设休闲座椅101个,大大满足了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
边角空闲地块的潜能挖掘,闲置土地的变“废”为“宝”,正是蓉江新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个生动缩影。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赣州蓉江新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将一件件“小事情”办成顺民意、贴民情、解民忧的“大工程”,让居民真切感受到“问需于民”带来的新变化,得到的真实惠,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