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花开遍地金,四月结荚覆陇黄。当下,油菜花田进入成熟收割时期,农户们纷纷开展油菜收割,借助机械化加紧抢收作业,最大程度实现颗粒归仓。
在潭东镇宋塘村种粮大户曾庆红的油菜田中,熟透的油菜低垂了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油菜被卷入机器脱粒,秸秆自动切割成碎末,均匀地撒向田间,操作流程一气呵成,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我种植了486亩油菜,现在1台收割机一天能采收130亩,大概两三天就收完了,比人工采收要快上十几天,收完了马上就可以放水整田,为后续的水稻移栽做好充分的准备。” 曾庆红告诉记者。油菜正源源不断地从田地里收割回来,但连续的阴雨天气给油菜籽晾晒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油菜籽质量,今年他又在区农办的建议下,新购入两台烘干机,可用于油菜籽、湿谷的烘干,一天可以烘干水稻10吨,油菜籽11吨,有效解决晒粮难的问题。
“我的设备比较齐全,有2台100马力的拖拉机,1台收割机,1台大型的打药施肥喷雾机和2台烘干机。这两台烘干机在国补的基础上,还能按发票价20%获得区级补贴,有着不小的优惠。”走进曾庆红后院,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菜籽香味,刚建成投入运行的烘干机正开足马力,将运来的湿油菜籽进行机械烘干。据介绍,烘干机在完成曾庆红自家油菜籽烘干之余,还承接其他农户的烘干需求,目前订单已排到4月底,预计可带来收入8万元。据悉,我区把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积极落实农机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今年来,我区举办农机培训1场,培训人数达100余人,发放区级农机补贴约15万元,不仅为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翅膀,也有力地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