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
一群好人,温暖一座城
近日
赣州市委宣传部、赣州市文明办
公布2023年第一期“赣州好人榜”
我区市民傅芳钟上榜!
2023年第1期“赣州好人”
(23事迹28人)
助人为乐类(7事迹7人)
1.李增祥:消防员行善举不留名,弘扬正能量暖人心(赣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2.陈小松:货运司机组建公益组织,逆向寻亲“让爱回家”(赣州经开区)
3.赖浩明:60后茶农倾囊传授技术,带动乡亲增收致富(龙南市)
4.傅芳钟:七旬老人感党恩,无偿捐房获称赞(蓉江新区)
5.谢吉恩:热心的哥伸援手,受伤男孩获援助(瑞金市)
6.古秀芳:女巾帼身残志坚,带领村民创业增收(信丰县)
7.邹振华:90后援非医生暖心善举,彰显“中国温度”(于都县)
来跟小编认识他!
傅芳钟:七旬老人感党恩,无偿捐房获称赞
傅芳钟,1950年7月出生,赣州蓉江新区潭东镇短井村村民。2022年6月,正当潭东镇短井村村委会在为建一个离村民群众近、便民利民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选址犯愁时,村民傅芳钟听说此事后,便立马跟自己的老伴商量,主动联系村干部,毅然决然地主动将自己家的老房子和余坪无偿提供给村里用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笑对生活,勤劳脱贫
傅芳钟是潭东镇短井村人,儿子病逝后,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俩人带着孙子孙女一起生活。面对家庭困境,他并没灰心气馁,一直坚持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数十年以来,傅芳钟一直忙忙碌碌,在家务农、种菜、打零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努力撑起整个家。
2015年,傅芳钟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傅芳钟并没有因为成为贫困户得到党和政府的帮扶而放弃继续努力。镇贴心小分队、村两委及帮扶干部也经常到他家了解情况,为其出谋献计,经过镇村干部们的帮忙,傅芳钟老伴目前也已在村中找到一份合适的岗位。脱贫不忘感党恩,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有了政府的帮扶后,傅芳钟一直心怀感恩,时常想着要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大字不识几个,所以决不能让我的孙子孙女们跟我们一样成为文盲,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供他们读大学。”在孙子孙女读书的问题上,傅芳钟夫妇咬牙坚持一定要让他们读上大学。争气的是,孙子孙女双双考上了大学,孙子目前还是博士在读,孙女也大学毕业找到了好的工作。
不忘党恩,自愿捐房
“我愿把我的老房子和余坪都给村里建设文明实践站用,请你们接受!”2022年6月中旬,短井村村委会正在为建立村文明实践站的选址而犯愁,由于地理位置限制较多,既要离村民群众近、便民利民,又要够宽敞、空间足,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这时,71岁的傅芳钟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立马拨通了村委会的电话,主动将自己家的老房子和余坪无偿提供给村里使用。
“做人不能忘本啊,在我困难的时候也是党和国家给予了我帮助,我能顺利脱贫,这一切也离不开镇村干部们的帮助,我才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如今我们一家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过得很幸福。我想为党和村里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傅芳钟向党说出的心里话。
不久,傅芳钟“捐房”给村里建文明实践站的消息便在各村民小组迅速传开,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傅老把自己一栋住了这么久的老房子主动捐献出来,给村里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是‘及时雨’,为我们村公益事业节省了大笔的资金开支。”望着傅芳钟捐献出来保存完好的房屋,短井村村书记叶昌明动情地说道。
乐于助人,老人典范
现如今,傅芳钟的老房子及余坪周边已经改造为短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孝老食堂、文化舞台等功能区域也配套齐全,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在此健身锻炼、借阅图书、棋牌休闲、每晚的广场舞更是热闹非凡。每每站在自家院子上望着这场景,他脸上都洋溢着会心的微笑。
近年来,短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密结合村民群众生活实际,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傅芳钟是村里志愿者队伍的其中一员,去年,在听到村文明实践站计划在年前组织开展一场“文明集市”活动时,他和老伴便立马去村委员报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当天,傅芳钟夫妇俩一早来到了活动现场,扫地、抹桌子、摆好桌凳……银发在红马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并不是傅芳钟第一次主动参加村级志愿服务活动,一直以来,傅芳钟就是村里有名的“老好人”,默默地做着很多有益于别人的好事。每当有人夸赞他时,他总是谦虚且感恩地说:“这些年来多亏了党和国家的扶持,多亏了你们这些乡邻们的照顾,我们才能顺利脱贫,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