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在退休老师刘某民和宗族贤德刘某仙为代表的“五老”耐心调解下,村民代表签字确认了征收土地(鱼塘)的面积和补偿金额,蓉江新区文轩路(飞扬大道至腾飞大道段)项目征收搬迁工作顺利完成。”该起项目建设过程中久而未决的堵点、难点问题终于得到有效化解,正是潭东镇人民政府、区征收搬迁与项目建设服务中心凝聚“五老”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蓉江新区实践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赣州蓉江新区不断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运用“蓉匠”调解室(调解室取名“蓉匠”二字,“蓉”即是“蓉江”,也寓意“理解包容”,“匠”意指“工匠精神”,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品质服务精神)及其工作法,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助力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提质增效,让群众“事心双解”。
建好一支队伍
针对农村、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役军人、老劳模多的情况,在各镇(工作组)建立“蓉匠”调解室并组建“五老”等调解队伍,调解队伍充分发挥邻里有德望、社情民意够了解、群众工作有经验的优势,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同时,以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为契机,精心选聘18名调解专家组建“蓉匠”调解服务团,形成多方参与联动调解格局,为高质高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完善一套机制
发挥社区干部、网格员、“五老”等群体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在日常和群众“食茶”、“打呱”中留心发现身边的“小事、敏感事”,做到矛盾纠纷“提前吹哨”和提前处置。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类型选择不同的调解方式,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调解室+N”工作法,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能手参与,做到每一起矛盾纠纷当事人心服口服,“事心双解”,为及时就地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化解一批矛盾
化解一批矛盾。依托“蓉匠”调解室及其工作法,加速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解纷服务。2023年,蓉江新区共摸排矛盾纠纷1750余件,化解1740余件,化解率99.2%,有效分流了信访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行业内、解决在最前端。2023年,“蓉匠”调解室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调解组织称号,“蓉匠”调解工作法被赣州市委政法委评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赣州实践“寻乌模式”先进典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