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潭东镇短井村村委会门口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社区 我们的春节”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现场,舞鲤鱼灯、制作黄元米果、写春联等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与,营造出浓厚的年味氛围。
“鲤鱼灯”是赣南地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着劳动人民“年年有余”的朴实心愿。在活动中,伴随着民间唢呐和打击乐的欢快伴奏,舞者手持鲤鱼形状的彩灯,脚步轻盈,举手投足间“鲤鱼”活灵活现。精彩的表演让前来观看的村民赞不绝口,赢得阵阵掌声。
黄元米果作为富有盛名的客家传统美食深受民众喜爱,打黄元米果也是赣南客家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将蒸软的黄元米果倒入石碓,村民们手握黄元棍,在一声声吆喝中,将碓臼内的米果反复挤压、捣烂,紧接着,大家将捣烂成团的黄元米果抬到案板上,揉成圆柱体,用刀切成块整理成型。刚做好的黄元米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村民们纷纷蘸上酱油辣椒品尝起来。
在活动场地另一侧,书法老师将红纸展开,认真地为大家介绍写对联的艺术技巧,并展现了娴熟流畅的笔法。没过一会,一张张对联呈现在村民们眼前,为他们带来了新春的祝福。
村民杨涵全程观看了整场活动,被热闹的场景深深吸引,他表示:“我很久没看到过鲤鱼灯和打黄元米果的表演了,真是太精彩了,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也要努力练习书法,以后给家里写春联!”
“此次活动,我们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打黄元米果、舞龙灯、写春联等,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庆祝春节的到来,营造浓厚的喜庆氛围,提升村民群众幸福感、归属感。”短井村党总支书记叶昌明说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