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黑恶势力利益链
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不铲除,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整体成效就会打折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有关部门始终紧盯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不放,坚持抓捕涉案人员与查清涉案财产同步进行,有效防止黑恶势力转移、隐匿涉黑涉恶资产,斩断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利益链条。
打掉工程领域等涉黑组织1128个,为营商环境“扶正祛邪”
陈鸿志还以贿选、暴力威胁等手段,控制多个乡镇的农村选举,使其煤矿所涉村庄的多名村干部,成为陈鸿志的同伙。陈鸿志的“黑色经济”一度在柳林县“举足轻重”——他在当地有4座主体煤矿、4座洗煤厂,另外还有购物商厦、酒店、大型印刷厂等。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重点行业,为营商环境“扶正祛邪”。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打掉相关行业强揽工程、恶意竞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组织1128个。
除了暴力把持市场,一些黑恶势力还将“黑手”伸向自然资源领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夏顺安在洞庭湖中修筑了矮围后,在涨水时开闸、退水时关闸,洞庭湖的鱼便成了矮围内的“私产”。到2018年案发,通过这种方式非法捕鱼,夏顺安共非法获利1600余万元。夏顺安的捕捞直接造成渔业损失840余万元,造成生态损失达2500万元。此外,夏顺安通过非法采砂获利2200余万元,造成的矿产资源损失及修复河床结构等费用共计3100余万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为生态保护‘清淤排阻’。”全国扫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打掉涉矿领域涉黑组织449个,占比13.4%,黑恶势力滥开滥采、毁林占湖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为什么过去有的涉黑势力会打而不绝?“这一定程度上与过去对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打击不彻底有关。”全国扫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财力往往决定一个涉黑团伙的规模,通过非法手段攫取经济利益,如不彻底铲除,很容易出现‘打而后生’问题。”
张树辉出狱后“重操旧业”——新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开始追讨入狱前的高利贷旧债,同时继续发放新的高利贷,有组织地实施诈骗、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犯罪。他非法发放高利贷4.15亿余元,仅利息就收取了1亿多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一条重要经验,即‘打伞破网’与打击黑恶势力经济基础必须同步开展。”全国扫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底,全国判决生效的1481起涉黑案件共对2453名犯罪分子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并判处罚金、没收个人部分财产和追缴、没收违法所得222亿余元,返还、责令退赔被害人32亿元。(记者 倪 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