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2018年,学校坐落于赣州蓉江新区新时代大道,是蓉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整合高校优质资源、携手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办的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坚持“绿色发展,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践行“生命为重,育人为本”的绿色教育。
一直以来,师专附小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工作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营造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逐步建设成为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焦凝心铸魂 彰显政治功能
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按照上级要求,通过“3+X”模式进行学习。每月召开支委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开设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领域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等,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组织观念不断增强,核心作用不断发挥。
聚焦组织领导 建强支部班子
积极开展支部委员“五带头”活动,即“带头联系教研组、带头联系教师、带头联系学生、带头登台上课、带头推门听课”,采用书记接待日、同上一堂思政课、谈心谈话等形式,全面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工作学习情况和家庭状况,帮助师生解决教育教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拉近了与师生的距离。
聚焦立标树杆 打造过硬队伍
深入开展“亮身份、强党性、作表率”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金凤、专职副书记占春梅、宣传委员王成辉、纪检委员罗景湖、组织委员焦博文带头参赛、上示范课,党员教师朱莉、潘雁、葛梦婷、钟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充分彰显了党员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方面模范带头、中流砥柱作用;积极落实党建结对共建活动要求,目前已与旅游学校党支部、区综治办党支部、区商务局党支部、会昌县高排中心小学党支部、师专多个系部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制定了结对共建计划,开展了党员示范课、联合教研活动等。
聚焦创新融合 服务中心大局
纵深推进“五红培根铸魂”、“我为群众办实事”、“红动星期六”等实践活动,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讲坛、教师代表大会、少代会、膳委会等方式征集教育教学、食品安全等各级各类问题,并深入研究,检视整改。支部先后开展了慰问留守儿童、万师访万家、校园周边安全整顿、送教上门、党员家访等活动,让为民办实事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和家长。
光阴荏苒,流年馨香。2023年,赣州师专附小进入了第二个五年,也是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速年,学校党支部确定目标,统一思想,发挥“四强”党支部堡垒作用,围绕五个方面强化措施,全力提升育人品质。
一、管理育人聚合力
(一)教学管理成体系
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构建了“书记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四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在教导处的带领下强抓教学常规工作,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
(二)教学视导促提升
由教导处牵头,以学校分管领导、教学骨干、学校导师为核心组建了一支教学视导队伍,从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执行、专业发展、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指导,推动教师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三)导师培养共成长
学校采用导师制培养模式,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问诊把脉,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导师与培养对象结为学习共同体,发挥出“1+1>2”的优势,在学科攻坚、师徒共成长、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四)内外兼修练本领
学校树立强师立校的工作思路,开展了系列教师培训活动铸师魂,强师能,如“走出去”、“请进来”、暑期集中研修、校本培训、“绿色教育大讲堂”等。
二、课堂育人提素养
(一)打造绿色课堂
学校积极探索自主参与式、激趣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唤醒学生学习的生命状态。
(二)营造绿色教研
在绿色教研上,学校不断改变传统的固有模式,把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变成小课题,如教师提问的技巧、正面激励孩子的方式方法等,不断探索和研究具有师专附小特色的绿色课堂模式和课堂样态。
(三)促进教研融合
开展“改课”教研六步法,即集体备课-模拟上课-初次上课-现场改课-再次上课-形成案例,单周进行集体备课,双周开展高低段教研或全校大教研活动,发挥导师辐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四)完善评价体系
学校不断完善课堂评价体系,明晰一堂好课的标准。要求新进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过关汇报课,骨干教师上好一节示范引领课,党员教师上好一节教研观摩课,导师组上好一节双师展示课。
(五)打造高效课堂
积极推动备课组建设,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和质量,备课组依据新课标理念改变教学策略;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讲究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设计多元化作业,查缺补漏,落实培优辅差工作。
三、课程育人显品质
学校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五育融合”,形成了由文化课程、体育课程、艺术课程、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德育课程、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组成的绿色课程体系。
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及周六托管服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开设了足球、啦啦操、乒乓球、篮球、绘画、舞蹈、器乐、声乐、少儿编程等二十多门社团课程,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创建了足球课、啦啦操课、劳动课等特色课程。
四、活动育人润灵魂
(一)“四节”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常态化开展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阅读启智慧,书香润童年;科技筑梦,助力绿色发展;以美育人,放飞艺术梦想;体教融合,人人有足球、人人会踢球、周周有球课、每天坚持大课间阳光体育锻炼。
(二)“三礼”活动
每学期开展入泮礼、感恩礼、毕业礼活动。静心入泮,正衣冠,明事理,启明志;教育感恩,会珍惜,懂回报,乐奉献;纪念毕业,知来时,明当下,鉴未来。
(三)学科周活动
学校每学期举行学科竞赛活动,涵盖各学科,如现场作文大赛、益智类比赛、班级足球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
(四)劳动实践
因校制宜,打造6400余平米的空中“绿耕园”劳动教育基地,由班级中队认领责任区域,与家委共同参与,共同管理,落实家校社劳动“一周一清单”。
五、文化育人细无声
学校坚持红色党建引领与绿色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
(一)建设“四园”育人主题
因地制宜,精心打造初心园、筑梦园、成长花园、绿耕园,努力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一花一草都传情。
(二)打造阳光食堂温馨午休室
食堂即课堂,食堂要求无声管理、文明有序、光盘行动;午休室以安静、整洁、卫生、舒适为宗旨,要求制度上墙、一室一师、动态评价。
(三)注重德育阵地建设
结合校园文化,每个中队都以植物命名,如绿萝中队、雪松中队等;每个中队提炼制定口号、队风、队训、队规;教室里增设“绿意角”;每周评选“阳光班级”,常态化进行班风动态评比、“养成周”活动。
青山何处有,只在马蹄下。努力耕耘,必有收获。近年来,在党支部坚强有力的领导下,赣州师专附小师生赢得国家、省、市、区级集体荣誉80余项,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和指导学生获奖共计800余人次,其中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施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赣州市“党建引领、五育并举、勤廉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支部也曾获评“全市教育系统红旗党支部”、“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赣州师专附小党支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在高质量发展教育之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为赣州师专附小、为蓉江新区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