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红色地标:潭口农民武装暴动会议旧址
打卡人:赣州市武陵小学党员教师 黄珍
“喜迎党的二十大,红色地标我打卡”。大家好,我是党员教师黄珍,来自赣州市武陵小学。今天,我们“行走的思政课”来到潭口农民武装暴动会议旧址,和大家一起追寻令人动容的赣南红。
潭口农民武装暴动会议旧址,坐落于南康区龙岭镇金塘村金银坪组,总面积约300平方米。
1927年,中华苏维埃原南康临时县委在此成立。1928年2月16日深夜,在中共赣南特委的领导下,罗贵波、钟肇尧、廖贵潭等7人在此地成立了潭口工农革命委员会,率领100多人暴动武装。按照暴动前制定的暴动计划,一举击溃潭口警察队,占领了潭口镇,打响了赣南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揭开了赣南农民暴动的序幕,点燃了赣南农民武装暴动的熊熊烈火。
在这里我深切感受了革命先辈们艰辛的革命历程,顽强的革命意志,宁折不屈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信仰。
先烈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正是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浴血奋斗的捍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把先烈们的宏愿铭刻在心,认真传承好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祖国、为人民贡献一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打卡红色地标:赣州市长征广场
打卡人:赣州市武陵小学四(5)班 方子睿
“喜迎党的二十大,红色地标我打卡” 。大家好,我是来自赣州市武陵小学的方子睿。我今天打卡的红色地标是赣州市长征广场,广场位于南河大桥南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走在广场的长征步道上,我不由得想起这句诗。长征从这里出发,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长征途中,四渡赤水是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主席等巧妙的指挥,灵活地变换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因此取得了胜利。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红军借助6艘小船巧妙过河。大渡桥横铁索寒,当我看着这一根根铁索,我仿佛看见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画面。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攀爬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匍匐前进,消灭了桥头东侧的敌人,成功夺取了泸定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成功会师了。岁月能改变山河,但是历史将不断证明,红色精神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今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像革命战士一样,做一名英雄,做人民的英雄。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长征精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