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赣州蓉江新区狮子岭社区:运用三重策略,打造儿童友好型温暖社区

赣州蓉江新区以社区为阵地,坚持“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以“贴近儿童、方便儿童、吸引儿童、服务儿童”为建设标准,坚持筑牢儿童友好阵地(拓展儿童公共空间、增补儿童游乐设施、改善儿童出行环境);建立“三者结合”队伍模式(妇联组织负责“儿童观察团”日常管理、居委会组织开展儿童友好日常活动、巾帼志愿者协助开展相关工作);创新儿童活动形式(常态化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用心用情呵护儿童成长,全心全意建设温暖之家,全力打造儿童友好型温暖社区,为辖区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聚焦于“需”,筑牢“一米视角”阵地

蓉江新区坚持“儿童视角”,紧扣“儿童优先、儿童参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整合多方资源,听取孩子声音,尊重孩子看法,对狮子岭社区进行适儿化改造提升,全面打造“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努力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美好、儿童友好的示范样板工程。

一是拓展空间实现幸福“加码”。为满足儿童需求,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增设了儿童图书阅览角、科普展示、儿童自习角、实践体验区等空间,添置了趣味儿童卡通组合桌椅,高品质打造了“狮子岭社区儿童之家”,满足全龄儿童的游玩学习需求。社区周边公园实现儿童活动设施全覆盖,为社区儿童提供温馨舒适、功能健全的活动场所,实现童趣、亲和力及安全感和谐共生,小朋友在玩乐中提升“小幸福”。

改造前

改造后

二是增补设施营造童趣氛围。统筹社区食堂、培训机构等资源,完善母婴室、儿童洗手池等配套功能,打造多处儿童专属设施。选取稳静蓝、温馨棕、典雅灰为基调,融合小区楼栋架空层,打造儿童多功能剧场、童心乐园等多处游乐场地,增补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2类场所设施,配备木马、滑梯等设施,串联家庭、社区、学校,全方位满足活动需求;同时打造了广场文化和楼道文化,营造浓厚的小区文化氛围,切实增进儿童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改造前

改造后

三是趣味标线护航“上学路”。聚焦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难题,推进社区周边路网更新改造,布置环绕社区、学校的儿童慢行交通环线。根据道路及空间实际情况,在人行道上绘制鲜明、醒目有趣味的标志线,有效改善了社区、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让学生们上下学更有安全感、趣味度。

改造前

改造后

立足于“质”,多方联动拓展服务内涵

蓉江新区以社区为切入口,有效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等阵地作用,联动周边学校、企事业单位形成合力,共建可持续的儿童友好社区生态圈,不断深化拓展“儿童友好型社区”服务内涵,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童声童议”共建美好家园。2023年11月,狮子岭社区成立了“儿童观察团”,共为社区15位小小观察员颁发了聘书,并常态化开展“儿童议事”活动,儿童代表畅谈想法,各抒己见,共同参与社区服务事务,共议社区建设基层治理。小小观察员们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如“社区多开设画画课”“社区多开设一些运动型的课程”“小区里尖角很危险,小朋友们常常不小心被撞到,建议设置安全角”……社区通过“儿童议事会”平台聚焦儿童需求新动向,培养儿童主人翁意识,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通过社会实践,共建美好家园。

儿童观察团活动

二是公益队伍做优儿童服务。学校放学早,好多家长下班时间晚,孩子放学后及周末节假日无处可去,独自在家家长不放心……考虑家长实际困难,社区联动周边学校、企事业单位,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童伴妈妈”等多支公益服务队伍,将儿童之家作为固定活动场所,同时灵活利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社区其它活动室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阵地,开展“七彩课堂”等兼顾不同儿童发展需要的各类公益服务167场次,受益者达到1.5万人次。

“面塑手工制作技艺”

非遗文化公开课

三是社会力量共伴儿童成长。社区通过与社区居民、社工组织、社会企业、社区物业、妇联、共青团等共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方共促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我区个企私营协会、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爱心企业,利用周末、节假日对社区困境儿童进行爱心捐助53次,为237名困境儿童送去关爱,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社会爱心力量。

致力于“实”,活动为媒护“童”成长

社区作为“第二校园”,在为儿童减负、提升全面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社区融创自身服务特色,不断探索服务边界,扎实开展各类儿童活动,护“童”快乐成长。

一是关爱服务持续温暖童心。社区每月定期走访慰问留守、残疾等困境儿童,建立帮扶体系,分类实施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措施,在建设幸福蓉江中努力做到“困境儿童一个都不能少”。在“六一”儿童节、中秋节、“世界儿童日”等特殊节点期间,走进星星桥儿童康复与发展中心、思源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等特教机构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大手牵小手,一起来加油”等关爱孤独症特殊儿童主题活动15场次,受益人数达650人次,全方位营造儿童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

关爱孤独症儿童

二是阅读科普提升素质素养。社区统筹协调各类资源,着眼丰富儿童的课余和假期生活,给予儿童身心各方面全方位贴心服务。链接各大高校、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等资源,常态化开展“探索科技 追梦启航”科普、“关爱女童,呵护成长”防性侵安全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45场次,实现对儿童身心素质全方位服务。利用社区儿童阅读角,开设小小阅读银行,通过阅读书籍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图书、铅笔、玩具等适宜儿童的小礼物,充分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社区环境。

智慧科普墙

三是“以小带大”夯实社区治理。以社区文化为依托,放大德育教育资源,在社区内广泛招募“小小志愿者”,小手拉大手,带领社区儿童组织开展社区清洁、植绿护绿、环境保护、垃圾分类以及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活动37场次,通过趣味实践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引导青少年儿童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小培养尊老爱幼、懂得感恩,爱家园、爱集体、爱祖国的积极情感,实现“教育一个娃,影响一个家,带动一批人”。

垃圾分类飞行棋

狮子岭社区把儿童友好融入社区建设,利用文明实践、亲子教育、大型社区文化活动等载体,多渠道、多方式传播儿童友好、儿童保护、儿童健康等发展理念,在社区开展亲子手工、亲子阅读、儿童彩绘、儿童环保、心理辅导等多种活动,在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感受更丰富、更有力量的情感,学会团结、宽容与敬畏,收获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下一步,蓉江新区将继续探索适合儿童参与的综合社会实践模式,将“儿童友好”融入社区治理中,建设儿童友好空间,让“儿童友好”成为蓉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区共识和全民自觉,让广大儿童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区妇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