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祥凤,中共党员,现任潭东镇高校园区工作组党委委员,拆迁办分管领导。刘祥凤工作上始终不忘钻研业务知识,履职担当,处事果断,以“钉钉子”精神狠抓征地拆迁、信访等各项工作落实,多年来解决了许多征地拆迁领域未解决难题,因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先进个人”。
当好百姓“老娘舅”
“让群众怀着忧愁而来,带着笑容而去。”这是刘祥凤的工作标准。
进入潭东镇高校园区工作组以来,她在基层经历了征地拆迁,信访领域等诸多岗位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逐步成为了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在信访接待工作中,她能运用专业知识,综合开展释法说理和矛盾化解,提升办信办访工作质效,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她那里,来访群众总能怨气而来,顺气而归,不管群众言语如何激动,她从不摆架子、甩脸色,而是真诚地与群众沟通交流,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尽全力帮助解决困难,用心扮演好“老娘舅”的角色。
同事问刘祥凤,上访人如此“不讲理”,你是怎么做到全程耐心接访的,“我们就是要当群众的出气筒,给群众一个说法。说了,群众才解气;听了,我们才知情;做了,才能化怨气”刘祥凤说。
做好群众“贴心人”
“我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如果能将老百姓反映的合理诉求都妥善解决,就是受再多的委屈、吃再多的苦都值得。”这句话,刘祥凤经常挂在嘴边,也不折不扣付诸于行动。
在工作中刘祥凤善于找准信访诉求堵点,协调各部门力量,以“钉钉子”精神化解信访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一次,群众章某因房屋拆迁问题前来上访,由于案情牵扯到多个区域,责任认定难、事实界定难、诉求满足难,案件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面对章某的过激行为,大家都束手无策,事情陷入僵局。了解情况后,刘祥凤放下手中的事赶到现场,在她的政策解释和耐心劝说下,事情最终得到了化解。“祥凤这样的干部,懂政策,能站在我们的角度替我们分析问题,我就服她”提起刘祥凤,章某如是说。在后来的多次工作接触中,刘祥凤与章某的感情也从干群关系变为了朋友、家人情谊,时隔多年,章某也还会时常找刘祥凤唠唠家常、问问好。
做好信访工作“有心人”
矛盾在哪里产生,就把哪里作为疏导化解矛盾的关键环节。
在多年信访工作上,刘祥凤始终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即:初访重访一样热情、辖内辖外一样认真、来信来访一样负责、干部群众一样对待),在工作期间,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信访工作条例》,深入细致钻研信访业务理论知识,在信访理论、政策研究方面成为行家里手,她能准确运用所学安抚上访人员个人情绪,引导其倾诉苦闷和不满,通过妥善的办理答复,树立让群众信任的形象。
同时,她始终坚持做到用信访“三到位一处理”要求为工作标准,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对群众不合理诉求,想尽一切办法解释到位。2020年以来,在刘祥凤的牵头处置下,成功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为辖区的平安和谐稳定付出了辛勤和努力。
多年如一日,刘祥凤在基层信访岗位上,始终践行为民宗旨,时时刻刻心系群众,把百姓装在心里,把责任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践行着一名新时代信访干部的风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