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潭东镇龙井村,青山绿水风景秀美、平坦道路蜿蜒而上、农舍庭院错落有致、乡风民情和谐淳朴,整个村庄仿佛开启了“美颜模式”,这只是蓉江新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振兴的一角。
城乡一体 擦亮农村“颜值”
近年来,龙井村经常会出现一个个身披红马甲的忙碌身影,出现在道路和村庄的各个角落,他们手拿扫帚,挥动铁楸,维护路面清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居环境整治既要重“面子”,也要顾“里子”。龙井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妇女小组长和热心群众,每月不定时开展环境整治行动。通过“文明家庭”“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培育文明乡风,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米”。
在潭口镇江坝村,蔬果飘香、鸟鸣啾啾,不少携家人、朋友的游人正体验着采摘乐趣和乡村生活。“环境美丽了,游客越来越多了。”环境变美了,游客也多了,乡村采摘游逐渐成为了新时尚。
近年来,蓉江新区以全域治理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形成“主次干道及公共区域环卫扫、房前屋后自己扫”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并通过开展院落动态卫生评比,推动生活垃圾由分散处理向集中处理转变,扎实开展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大力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提升风貌 乡村振兴添动力
“过去我们村环境房屋凌乱、道路破损,垃圾乱丢的现象比较普遍,现在到处都是干净、整洁,还给我们百姓建这么漂亮的安置房,我们打心眼里高兴。”潭东镇迳背村村民廖大爷告诉记者。
近年来,蓉江新区引进专业设计团队对迳背村等蓉江新区8个保留村庄进行高标准村庄整治规划,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对安置房进行统一设计,结合本地“山、石、竹、林”的自然元素,引入坡顶灰瓦、白墙、竹篱隔断、文化石墙裙等设计元素,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街巷空间和景观界面,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环境好了,增收也有了渠道。“我们在这务工一天,就能挣至少80元。之前都是没事在家闲着,现在增加了收入,也能改善生活。”在迳背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工地上,60余名村民正在翻地施肥、改善土壤。
迳背新村乡村振兴项目是我区打造现代都市城郊休闲农业的重要抓手。项目采取“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农业+文旅”的发展模式、“线上+线下”的交易模式、“商品+服务”的经营模式,引导传统种植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花木展销和乡村文旅服务业转型,激活起农村的“一池春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