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向劳模学习,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到高品质建设蓉江新区中来,今起推出《劳模在身边》专栏,讲述我区获评省、市、区劳模的工作生活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像医护人员那么引人注目,却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斗的主角。他们是抗击疫情战线上的“隐形战士”——疾控人。
黄天宝是我区疾控中心的一员,主要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流行病学调查,其实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中,需要疾控人员直接与病人面对面,仔细询问病人发病前后去过哪些地方、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哪些人、整个发病过程和就医情况。”。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有时虽然只有一个病例,但疾控人却要排查数十位,甚至百位、千位密切接触者,虽如大海捞针,却一个不能漏。在2020年1月25日,我区接报了一位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在疫情刚出现的时候,黄天宝与同事们都不了解这病毒。“人身都是肉长的,哪有不害怕的道理?但和同事们一起穿上防护服后,我就感觉到了责任重大,便不再害怕。”于是黄天宝与同事们立马赶赴现场进行封锁,连夜开展调查处置,对环境进行消杀。
在疫情面前黄天宝没有半点犹豫,面对未知病毒,不畏惧、不退缩,大年初一就进入工作状态,当时任务重、人员少,加班加点已是常态,经常工作到凌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黄天宝及同事们积极奋战,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连过年都没回家,只住在单位提供的临时休息室里。尽管回家就1个小时车程,但他因为随时要前往一线抗击新冠疫情,两个月没和家人团聚。
疫情防控期间,黄天宝每天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随时能立刻处置疫情相关信息,有时甚至一听到手机响,就很敏感地想到“出事了”这三个字,开展流调时,时常电话一打就是两个小时以上,才能摸清对方的活动轨迹,
流行病学调查涉及区域较广,黄天宝也会到涉及的饭馆、菜市场、学校和工地等进行实地调查,以便开展接触者排查和核酸检测工作。“自从新冠疫情发生后,这两年来,我们几乎都是在连夜排查、应急排查中度过,直到今天这些工作都是比较常见的,虽然比较辛苦,但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要接到通知连夜出发也是常有的事。”黄天宝说道。
“我是我们疾控中心的一块砖,也是新区建设发展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他这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着。文明志愿者路口值勤、保文创卫、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指导、文化旅游周防疫保障等各种场所,只要组织需要,黄天宝都是二话不说执行任务,坚毅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