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好像很久不见你了,今天可以早点回来吗?”
接到女儿这通电话时,幸赟心里是五味杂陈、酸楚不已。早上女儿还没醒,她已经出了门;晚上女儿早已沉入梦境,她才从单位匆匆赶回家,蹑手蹑脚走近床头看上女儿一眼,再缓缓退出房外,关上房门。偶尔偷偷地抹去眼角歉疚的泪水,转身又习以为常地轻手轻脚洗漱去了。
“你这忙碌得,每天就回家里睡个觉,不就是一个租客么?”65天时间里,潭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幸赟被家人说成是“租客”。
而这个家里的“租客”,却始终将普通百姓当作是“亲客”,也被百姓们认可为“家人”。
2021年8月,选址于潭口镇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项目征迁工作启动,幸赟带着征地迁坟组和其它征迁工作组一起,天天在项目点上入户上门,宣传征迁政策,掌握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一个星期的时间,她俨然成了“活地图”,项目里的每户拆迁户家庭情况、房屋信息、人口信息都烂熟于心。几乎每个被征迁户也都认识幸赟,见面便能聊上三两句。
“阿姨,今天没有去赶圩啊?”每到一户群众家中,幸赟信守着“热情、真诚、尊重”的态度,把群众当作是“亲客”,耐心地讲政策,打消群众心理上的顾虑,详细了解群众面临的困难,热心提供帮助。
被征迁户罗某英因为涉及二次征迁,起初对征迁政策不理解,甚至很抵触。幸赟了解到情况后,上门和她细算经济账,倾听他们的诉求,鼓励他们积极乐观看待征迁,并为他们购买商品房和今后的生活提供建议。罗某英被幸赟的真诚所打动,正要签协议了,罗某英还是不放心,提出要工作组先保证协议过审,打款后再签字,但这并不符合工作程序。幸赟自己开车接到罗某英家人,拿着协议挨个找到相关人员办理过审手续。对群众的以心交心,让罗某英一家吃下定心丸,签下了征迁协议,对幸赟说出“谢谢你”的那句时,幸赟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也正是把群众当“亲客”,征迁工作进展顺利。65天时间里,在幸赟带领的工作组员和征迁指挥部队员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点上5万多平方米的房屋,374穴坟墓迁移及100多亩土地征收,取得了蓉江新区自组建以来完成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反响最好的征迁成绩。
“在基层,就是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他们才会把你当家人。”深耕基层多年的幸赟,对做好群众工作有一套自己的办法,说到底还是得“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得知上元村印上组水渠硬化项目、三观村李蕉组油槽下水渠项目等项目资金存在困难、推进进度慢,农民800亩土地灌溉难的问题后,幸赟心急如焚。她亲自到每个项目,核实项目工程量、工程概算,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种途径筹集项目资金。经多方沟通,多次协调,近40万资金有了着落。2021年12月,项目顺利完工,保障了农田春耕用水问题。
“这是自家人办了自家事,以前等水抽水,现在直接灌溉到田,节省了我们很多人力物力啊。”受益的群众对幸赟更加信任。
“我们每个基层干部只有立足本职,想尽办法干好每一项工作,就是对新区群众负责任的交代,这也是在加快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强的力量。”幸赟常如是说,也是这么做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