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提高民生品质战役”】多措并举稳就业,端牢民生“大饭碗”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赣州蓉江新区人社局始终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积极关注群众就业需求,有效化解企业招工难题,不断提升民生品质保障水平。

为满足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与广大群众高质量就业的需求,拿出实招新招,运用用工帮扶平台、稳岗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等新模式,打好稳就业的“组合拳”,让广大群众端牢民生“大饭碗”。截至目前,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789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26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惠企纾困,助力企业发展

“占经理,最近公司情况运转如何?公司用工有没有什么问题?”“公司40多人,现在都正常上班,之前经营困难的情况也逐步好转了。”6月16日,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上门向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占经理了解公司运转还存在哪些问题。2022年,该企业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坚持不降薪,稳住就业岗位,生产经营曾一度陷入困难。就在此时,区人社局送来了“及时雨”,为该企业发放招工宣传、大学生生活等补贴8.3万元。“目前我们已对我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助434.65万元,惠及企业50余家。”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吕坤说道。企业是就业之源,只有企业尽快运转起来,老百姓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稳。

创贷“及时雨”,家门口圆创业梦

帮助初创企业渡过难关,就能孵出更多就业岗位。赣州蓉江新区不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主动走访初创企业,手把手指导创贷申请。

2021年,赣州蓉江新区居民钟小兰和爱人双双下岗了,商量在潭东镇金富康小区开一家卤味小吃店,夫妻俩每天起早贪黑地干,小吃店火了,“回头客”越来越多,常出现顾客为了就餐等座位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只有扩大经营规模,才能增加效益。可是囊中羞涩,两个人左思右想,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找上门来,向他们介绍了创业担保贷款,很快,钟小兰从银行取得了10万元贷款,有效缓解了资金困难。经过苦心经营,他们的小吃店越来越兴旺,小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据悉,赣州蓉江新区已扶持35人自主创业,创业带动就业80人,为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0万元。

千方百计促用工,培训助力劳动者就业

赣南科技学院2022届高校毕业生王宇轩在校园招聘会上,对比了多家企业招聘信息后,发现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招聘的岗位职业契合度非常高,且离家里非常近,与招聘人员做了初步沟通了解,并约定次日到公司再进一步面试沟通。一番交谈后,双方对彼此都很满意,面试顺利通过,王宇轩成功入职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赣州分公司。

2022年,蓉江新区人社局累计组织开展8场“迎新春促就业”“校企招聘会”“‘就’在民企,‘职’向未来”等系列招聘会,为201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1829条,协助企业招工519人,缓解辖区企业的用工压力。

潭口镇居民刘金香早些年为了照顾家人,自己一直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得知我区组织技能培训的消息,她立马就向村里申请报名参加孕婴员(月嫂)培训。

“政府能给我们提供这个技能培训平台,我们感到非常开心,通过培训,我的孕婴员(月嫂)技能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经培训机构推荐,成功入职了江西红嫂当家家政服务公司就业,目前每月收入8000-10000元。”陈大姐告诉记者。

在蓉江新区,像陈大姐一样亟待就业的人还有不少。记者了解到,在就业帮扶系列活动开展之前,就针对辖区内的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进行了摸排统计,建立就业帮扶台账,免费对未就业人群进行精准帮扶。截至目前,蓉江新区前培训开办16个班,开展家政、月嫂、农业技术、电商等各类培训500余人次,让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管灵、区党群部 江美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