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江·我的这五年》谭伟:扎根新区基层 用心为民服务

“党员觉悟提高了、干部纪律严谨了、生活作风良好了、村民态度端正了、社会风气好转了、干群关系紧密了……”今年,已是谭伟担任潭东镇茶元村党总支书记第8个年头,作为章贡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新区建设发展的经历者和参与者之一,这片热土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新区成立五年来,城乡面貌在开拓进取中焕然一新,产业结构在转型升级中持续优化,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区已然显现。

群众“带头人” 建设惠生活

小雨过后,云绕青山。游客陈贤斌驱车来到茶元村,驻足远眺,欣赏着乡村美色。“我周末经常带着孩子到周边转转,现在路好走了,去哪都方便。”

曾经,泥泞难行的黄泥路,生活垃圾随意堆,臭气熏天的旱厕,房屋四处乱建等问题,是乡村的普遍现象,茶元村作为一个人口大村,这些问题更是突出。面对“脏乱差”的乡村环境,在全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谭伟带头行动,带领茶元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梗阻,全村环境面貌大幅改善。

“环境城乡环境的变化,我们茶元老表们看在眼里,也都能实实在在体验到。”如今,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随处可见的垃圾箱,公共卫生厕所普及……

作为蓉江新区规划建设地段,茶元村的征收搬迁体量大、阻力多。在征收搬迁初期,面对少部分群众对于征拆政策不理解,村民抵触情绪强烈,工作一时间难以开展。“想拆别人的,那就得以身作则先拆自己的。”除了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谭伟带头签署了拆迁协议,拆掉了自己的老房子。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签下了协议,拆迁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想不到这么快就建好了安置房,我们也如愿住上了小区房。”在这五年之间,新区建成返迁安置房9853套,村民搬到了“不低于普通商品房标准”的返迁安置房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15分钟便民生活圈尽显便捷。在这里,新区乡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便民利民服务圈业态逐渐丰富,村民活得开心、住得舒心、过得放心。

基层“当家人” 文明焕新风

“这是村民用过的锄头、镰刀、秤砣、锯等,都是茶元村历史的见证。”在金富康小区茶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谭伟指着图片正热情地向参观人员介绍茶元村的历史文化。2020年,茶元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使用,这里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集党性教育、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活动中心,为村民带来便利和归属感。

文明贵在实践,在完善阵地建设的同时,茶元村不断优化文明实践机制,针对居民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这里,村民文明实践活动多了起来,乡村文化活动形式丰富了起来,不再是单一的唠家常,文化表演进了村,红色电影经常看,‘农家书屋’看书读书……活动多了,精神气头更好了!”

现如今,在全区“红动星期六”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下,全区上下以阵地资源为依托、以志愿队伍为基础、以活动项目为牵引,积极开展“五进五促”志愿服务工作,让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中“唱主角”,让群众享受一站式便民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人文滋养。

兴村“领头羊” 产业促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富不算什么,带动全村人富起来才算本事。”作为村书记,这是家中长辈对谭伟的希望和要求,他也深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别人看来,谭伟当过医生、经营过汽车4S店、开过药店,是一个致富能手,但如何带领村民致富,谭伟没少苦思冥想。

茶元村地处于潭东镇南面,辖区面积约6.9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4500亩。依据地质资源优势,谭伟主张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打造了福惠佳脐橙示范基地等产业。同时,为确保种植的脐橙茁壮成长,谭伟和茶元村驻村工作队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前往果园查看脐橙长势,指导种植,保障脐橙产业健康发展,福惠佳脐橙示范基地种植的30余亩1400多棵脐橙已经挂果。

除了发展农业,依托区位交通和劳动力等优势,福惠佳食品厂、津飞水饺厂和宏丰食品厂等食品加工产业在茶元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以生产沙河粉和非油炸碗面为主的福惠佳食品厂年产值已超1000万元,既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又给企业增添了前进动力,更是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全民增收的致富之路。

茶元村的发展只是新区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全区上下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黄华、实习记者 刘思晴 潭东镇 黄光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