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进五促”党务标兵】张荃:驻村,更驻心

张荃,作为驻潭口镇坳上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结合工作职责,以“五进五促”为抓手,指导建强村党组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成立村级劳务公司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基层党组织,更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2021年,坳上村党总支就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也是张荃到坳上的第3个月。“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早日摘掉这顶‘沉甸甸’的帽子。”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坐立难安,“党组织是否有力量,关键在于组织体系是否有力量。”于是,张荃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研究制定整顿方案、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健全常态调度机制,更是全勤参加村党总支的组织生活,手把手教党务干部基础业务,亲力亲为抓党建,通过组织外出学习、“首问责任制”、“三务”全面公开、发展产业等“组合拳”,坳上村党总支按时完成了整顿任务并通过上级验收,将“沉甸甸”的帽子摘除。

“‘摘帽’不是目的,既然有了底子,那就换顶‘帽子’。”党组织有了力量,张荃干起事来也更加有了激情和斗志。为进一步增强坳上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张荃与同事加班加点制定方案,加强工作对接、制定落实措施、定岗定人定责,全村“红动星期六”“向党说句心里话”有声有色,“党员联户联情”“党员选岗找位”深入人心,“五事法化解矛盾”掷地有声……

“现在村里会经常组织一些党员的活动,老百姓找到村干部反映的一些问题也会很快的得到解决。”老支书黄先堂高兴地说。

以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是每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使命和任务,张荃也是如此。

通过走村串户,张荃了解到村里有一帮泥工、木工等“土工匠”常年在周边县、区工地务工,且口碑颇好。“如果能让老表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家不是更好?”带着这个想法,张荃一边向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征求意见,一边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终于,赣州市蓉澳劳务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老表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产业发展又多了一条路子。

“想干事,人心必须齐,人心齐了,发展就快。”2021年12月,赣州市蓉澳劳务有限公司签的第一个项目开工,村里8名泥工、8名木工、20名小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实现稳岗就业和集体收入“双提升”,保证老表们有活干,张荃马不停蹄带领村“两委”跑企业、进工地、找项目,今年上半年,在他们的努力下顺利签约3个项目。

与此同时,他还用衔接资金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购置打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壮大集体资产,通过设备租赁、自营管理等多方式,推动设备资产“变现”,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

以提升改善人居环境

沿着柏油公路来到坳上村,眼前绿树环抱,远处青山依依,自成一体,集中规划的安置区域内,一栋栋徽派房屋整洁有序,风光旖旎。

“村容村貌是一个村的门面,环境好,心情才能好,干事热情才能高。”张荃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过去,坳上村生活污水直排、路面坑洼积水、私搭乱建等影响人居品质的情况时有发生,脏乱已是常态。来到坳上村后,张荃决定:先把村居环境搞上去,提提乡亲们的精神气!在与坳上村“两委”干部们多次探讨沟通后,他们决定,以点带面,以示范引领带动全村提升。通过反复研究,并经区、镇批准同意,铜锣坑小组示范点项目建设正式开启,对该区域道路工程、照明绿化等方面改造提升,彻底解决雨污分流、路面积水、亮化环境等历史难题。

“农村美,就要实现自然美、人居美、乡风美。”为了让村里环境卫生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发挥村民自理自治,共同维护村容村貌,张荃带头撰写了《坳上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大评比活动、推动“三务”公开,对清洁家庭上“红榜”,并给予物质奖励,对不清洁家庭上“黑榜”,给予全村通报批评。经过一系列管理举措的实施,坳上村不仅“点上美”,也实现了“面上美”。

“现在我们村庄变化很大,就跟换了张‘皮’,有路灯、有健身设施、干干净净的看着就舒服,出来散步、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谈起村里近来的变化,村民黄朝礼喜笑颜开。

因地施策做好村庄“美颜”,建好基础设施,推动“厕所革命”……一桩桩、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得到了村里群众的广泛认可。

(作者:区融媒体中心 钟燕、晏挥弦、潭口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