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入粮仓,村民喜笑颜开。带动40余名村民务工增收达45万余元,开垦撂荒地168亩,全年种植水稻面积共842亩,粮食产量达58万余斤……对于赣州蓉江新区龙源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2022年是一个丰收年。
赣州蓉江新区龙源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由潭口镇龙塘村出资占股40%,12名自然人各占股5%组成。成立之初,龙源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仅限于流转土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永亮介绍:“村里地势高低不平,也没有龙头产业,大多数村民都在外务工,造成村里部分土地抛荒,我们心里着急得很!”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不少劳动力无法外出,村“两委”通过“党建+合作社”模式,龙源合作社以分片区的方式,发动党员挨家挨户上门摸清荒地面积,统计耕种意愿并宣传种粮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开荒种粮、流转土地。
在全村党员的帮助下,龙塘村采取了托管服务、代耕代种或流转给有耕种能力的主体耕种等方式,进行规模化复耕、集约化利用,带领村民“问土地要收益”,使得龙源合作社逐步发展为集土地流转、开荒种粮、种经济作物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办得好嘞!再也不用担心我家的地荒了,有时间也还可以去打工领工资呢!”近些年来,村民们提到合作社,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精心运营下,合作社名气也越来越大,“2022年我们还帮上元村、坳上村开垦了近80余亩撂荒地。”龙塘村党支部书记余洪介绍,并于此前不久获得了赣州蓉江新区2022年“种粮先进合作社”的荣誉。
前几日,龙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去到横市镇丰泰农业考察学习大米加工厂建设项目,学习了解场地建设等内容,探讨种粮技术、收割经营等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没有晒谷子的地方,卖的都是湿谷,七八毛一斤,利润太低了。”龙塘村党支部书记余洪介绍。今年他们向区里争取到200万衔接资金,预备建一个大米加工厂。
“预计今年10月可以投入使用,刚好赶到晚稻收割时间。”余洪眉开眼笑地说道,“这个厂不仅可以加工自己种的粮食,还可以收购别人的粮食来加工,到时候收益又会翻番了!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余洪来到村里的耕地前,他跟记者介绍,前方几百米的小山坡是他们开荒的田,左侧的小型梯田去年种了30亩富硒水稻,望着眼前正在春耕的旋耕机,他颇为骄傲地对记者说道:“我们打算这一百多亩地都种上富硒水稻,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