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赣州蓉江新区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可及、精细多元、服务全面,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幸福养老更有保障。
资源整合 提升集中供养含金量
为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赣州蓉江新区投资6108万元,在交通便捷、环境清幽、山林环抱的潭口镇上元村,建设了赣州蓉江新区颐养中心。该中心于今年7月建成,9月正式投入使用,用地面积14.5亩,总建筑面积约7900平方米,共有护理型床位88个,内部设有诊察室、康复理疗室、公共餐厅、棋牌室、健身室、护理站、公共助浴室和洗衣房等,医、康、养、娱等功能齐全。颐养中心建成后,将原环境不佳、设施相对滞后的潭东、潭口敬老院集中供养的35名老人全部迁移至颐养中心集中供养,使老人住得更温馨、吃得更营养、生活更快乐,及时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增强了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养中设医 推动医养结合新模式
该中心建成后因缺乏经营主体,在综合考虑潭东镇卫生院运营照护中心的照护经验和丰富的中医康复资源基础上,将颐养中心委托潭东镇卫生院一体化运营。潭东卫生院派驻医生1名、护士1名常驻中心,并开通医保支付一站式结算。颐养中心运营后,建立了每位老人的信息档案和健康档案,每月体检,并及时与亲属沟通老人的健康状况,指定照护人员监督老人按时服药,接受康复治疗等。对情况特殊老人使用智能监测毯,在不打扰老人夜间休息的情况下,也能及时掌握老人的心率、呼吸和起夜频率等信息,更好监测老人健康状况。颐养中心不仅实现了“小病不出院、康复理疗在身边”的目标,大大便利了老人生活,还对周边村民开放医疗服务和共享养老设施,为周边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娱等服务。在完成政府定价后,颐养中心也将招收社会老人,逐步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人的需求。
医中设养 助力医养结合共成长
长期以来,因蓉江新区无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机构,失能特困人员只能托养在民营医院,照护成本高且照护质量不佳。蓉江新区在积极探索失能特困人员托养难题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蓉江新区人民医院的建成、与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合作及市中医院等项目的落地,潭东镇卫生院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原先人满为患的住院部空置了整整一层。赣州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与潭东镇卫生院在深入分析区位因素和托养需求的基础上,决定在医中设养,利用潭东镇卫生院闲置的三楼住院部打造养老服务设施。2022年11月,投资180万元、历时3个月建成了一所社区嵌入式护理型养老院——蓉江新区照护中心。该中心总面积750平方米,共设30张养老护理型床位。依托卫生院医疗资源,配备管理人员1名、医生2名、护理人员4名,组建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团队,为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照护服务。同时,利用卫生院中医馆资源,增加中医理疗康复服务,缓解老人身体疼痛,恢复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能力。
颐养中心老人黄泽封、郭传武说,“我们在这里吃得好,住得舒服,每天还有医生护士在身边,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用担心了,经常有志愿者来陪我们一起娱乐,生活一天比一天开心。”
“我在这里恢复得特别好,刚来的时候还需要护理员协助穿衣、起床,现在不仅可以自理,我还可以做一些家务活。”一名在照护中心入住的老人在办理退住时说。
蓉江新区颐养中心、照护中心的建设和医养结合的运营新模式,不仅让更多老人就近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病有所医,提高了老人的幸福指数,还破解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难题。
请输入验证码